主页 > 工作计划 > 学习计划

关于语文课外的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4-11-23

关于语文课外的活动计划(通用3篇)

关于语文课外的活动计划 篇1

  本学期在努力教学的同时,用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用心投入,精心设计,大胆体验新课程改革,具体设想如下:

  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主要以课本资料为依托,深入实际地开展活动。

  选定项目,分组准备。

  各个课外活动小组,根据其组的学生状况,依据各学生的特长,选取四至六个项目,并把活动安排在不同时段进行。

  充分调动,争取全员行动,取得共同的收获。

  在活动前未雨绸缪,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引导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在活动中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走入其中,感受其中之趣,体味其中之情,让学生的心性得到激发。

  在活动之后感了知识,见识的收获,得到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

  一、组织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

  大多数学生,其口头表达潜力较差,如不能在初中得到应有的锻炼,无论其今后升学还是就业都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师就应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统筹安排。

  对演讲的资料,每生演讲的日期,作出安排,每期开课前公布,让学生心中有数。

  其讲演资料应充分思考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过高要求。

  二、指导学生摘抄、剪报,积累资料。

  知识是点滴之功,重在积累。

  语文更是如此。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这既是讲阅读也是讲积累。

  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

  农村乡镇初中,其图书拥有量少,报刊资料贫乏。

  教师应充分利用报刊,教会学生阅读新闻通讯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文摘报刊的方法,教会学生摘抄做卡片的方法,组织学生收集废旧报刊杂志,学习剪报的方法,教育他们养成习惯。

  每月组织学生班内交流,每期组织学生评比竞赛。

  坚持不懈,学生会从各类报刊中收集到有价值的名人趣事、名言警句和优秀的文章,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办好墙报,板报和手抄报。

  学生学得了知识,积累了资料,其语文水平何以反映,教师应为其找到反映语文水平的阵地,组织学生办墙报、板报、手抄报。

  墙报、板报以每周一期为宜,手抄报以双周一期或一月一期为宜。

  要求人人参与,定期评比,奖励优秀。

  资料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设“新闻播报”、“时事点评”、“校园新事”、“心帆细语”、“青春断想”等栏目,这能使课内学得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与生活实际联系,并运用于学习生活,既培养学生的品德,更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潜力。

  四、组织学生收看优秀的电影、电视,编排课本剧。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情节丰富,此刻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教师可利用这一条件,组织学生课外收看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电视,再朗读课文,展开讨论,这比课内的烦琐讲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用心性。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篇目情节集中,场景变换化不大,适宜演出,教师可在学完课文之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编自排自演课本剧。

  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资料,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潜力,个性是创新潜力。

  教师应不放过这一语文素质教育的极好手段。

  五、定期开展各种语文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生长的土壤和催长剂。

  教师的观念更新是其生长的土壤(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评估措施、注重远期效应),各种语文活动竞赛的开展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外活动能长期顺利开展的催长剂。

  力争定期开展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对成绩优秀者实行奖励,以推动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

  “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潜力和语文素质,就应开展好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透过有效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促进课堂学习,这需师生共同努力。

关于语文课外的活动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20xx—20xx学年度上期,区小学语文研培改工作将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强化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深化语文课程改革。遵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以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儿童阅读为重点,加大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专业引领,抓住教育科研,提高教研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完善教研职能,提升教师素养。

  二、整体思路

  按确立的“依托城区,辐射乡村,均衡发展,共同提高”的整体思路,小学语文低段教研工作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教研工作的全局,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课题为引领,以教研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促进涉农地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教研促教学,以活动推新人。加大理论及文化学习力度,倡导教师阅读;加强专业引领,注重研培结合;强化自我反思,指导集体教研;发挥示范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三、工作重点

  1、深入持续的开展儿童阅读,为国家级课题《区域性儿童阅读的实践和探索》结题做准备。

  2、进行课改调研,了解课改情况,针对备课、上课、作业设置、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建立教研基地,定期进行常规教学、教研指导,进一步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题的研究。

  3、组织老师观摩参加“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通报有关信息,根据全国赛课最新精神对老师进行培训。

  4、组织金牛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分片预赛)。上课老师提交详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展示我区语文教学研究水平,选拨人才。

  5、参加成都市小学语文教师大比武活动,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6、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管理,加强督导工作。

  7、加强评价研究,对学科命题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命题质量。对近几年的试卷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电子文档。

  8、努力推进我区的经典导读工程,了解市直及区县学校的经典诵读情况,参与市上组织的活动。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拟定小学语文低段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基地校、语文中心组工作会议;

  3、一二年级教材分析(规培);

  4、区级规培活动的试讲。

  5、北师大教材回访活动(石笋街西区)

  6、第二期儿童阅读种子班开班仪式。

  7、参加区县教研员工作会议

  8、组织参加成都市“儿童视野下的习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9、制定市级骨干教师金牛培训点第三轮培训方案;

  十月份

  1、举办一二年级研究课(规培);

  2、成立小学语文低段新教师团队并开展活动;

  3、组织参加全国小语赛课活动并做好后期培训;

  4、组织开展金牛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分片预赛;

  6、十一月份区级规培活动试讲;

  7、三所教研基地校跟踪听课;

  8、儿童阅读专家讲座;

  9、金牛小学语文名师“邛崃行”活动(金邛联盟互动活动之一);

  10、参与各校低段语文教学活动。

  11、参与教培中心集体视导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开展金牛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分片预赛;

  2、一二年级研究课(规培)

  3、小学语文低段新教师学习团队活动;

  4、三所实验基地校跟踪听课;

  5、参与教培中心集体视导活动;

  6、到各校参加小学语文低段活动;

  7、十二月区级规培活动试讲;

  8、为市级骨干教师金牛培训点第三轮培训准备研究课及讲座;

  9、金牛小学语文名师“彭州行”活动

  10、儿童阅读系列活动;

  十二月份

  1、加强学科命题研究,组织期末测评命题;

  2、一二年级区级研究课(规培);

  3、深入教研基地听课,重点指导青年教师。

  4、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阶段总结;

  5、小学语文低段新教师学习团队汇报活动

  6、参加市上的经典诵读活动;

  7、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金牛培训点培训工作(12月1日——6日)

  8、组织参加成都市小学语文专委会学术年会(12月15日—17日)

  一月份

  1、一二年级区级期末复习讲座

  2、做好期末测评工作,进行质量分析,建立电子文档;

  3、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深入课堂听课,做好阶段总结;

  4、总结20xx~20xx学年度工作,写出总结。

关于语文课外的活动计划 篇3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参与班级中的管理工作中来。针对学生的热情度高却容易冷却、“中等生、待进生机会少”、“独生子女劳动意识差”等特点,实行值日小组担任班干部,使值日生盼望值日,使待进生很快尝到成功的甜头。

  2.针对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朗读拖腔拉调、没有感情的特点,利用早自修时间和语文课堂,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把轻声和重音读正确。

  3.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

  4.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围绕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